To recover your password please fill in your email address
Please fill in below form to create an account with us
建設單位 | 國檢測試控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 聯系人 | 諸劍嵐 | ||
建設地址 | 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鎮古丹路9號2號樓和3號樓 | ||||
項目名稱 | 新場檢測實驗室項目 | 評價類型 | 預評價 | ||
簡介: 國檢測試控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檢上海)是一家專業從事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檢測及評估的單位,公司伴隨著市場的發展,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及項目。在原來建筑行業的基礎上,現已拓展了商檢、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安全評價等其他行業。 為進一步擴大公司業務范圍,國檢上海擬投資2400萬元租賃古丹路9號2號樓、3號樓(租賃面積約4976.1m2)建設新場檢測實驗室項目,包括燃燒檢測室、混凝土配比室等多個檢測單元。 本次評價涉及具體建設范圍:新場檢測實驗室項目涉及的2#樓和3#樓,放射衛生不在本次評價范圍內。 | |||||
評價相關人員 | 現場調查人員、時間 | 現場調查人員:王加平 現場調查時間:2023.2.10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諸劍嵐 | ||||
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乙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醛、石油瀝青煙、三氯乙烯、二氧化氮、氯化氫、重鉻酸鈉、氫氧化鈉、松節油、丙烷、氧氣、硝酸、乙醇、氯化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硫橡膠、聚氨酯橡膠、聚氨酯預聚體、砂漿粉塵、混凝土粉塵、水泥粉塵、聚氯乙烯粉塵、人造礦物纖維絕熱棉粉塵、膩子粉塵、噪聲、高溫、低溫等。 | |||
檢測結果 | -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評價結論: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的分類標準,本項目屬于“檢測服務(M7452)”。因其不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2021〕5號)中,故根據本項目使用的工藝、使用的原輔料以及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將本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定為“職業病危害一般”的建設項目。 本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乙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醛、石油瀝青煙、三氯乙烯、二氧化氮、氯化氫、重鉻酸鈉、氫氧化鈉、松節油、丙烷、氧氣、硝酸、乙醇、氯化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硫橡膠、聚氨酯橡膠、聚氨酯預聚體、砂漿粉塵、混凝土粉塵、水泥粉塵、聚氯乙烯粉塵、人造礦物纖維絕熱棉粉塵、膩子粉塵、噪聲、高溫、低溫等。 本項目在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個體防護措施、建筑設計衛生和職業衛生專項投資等方面符合要求,但崗位防護措施、應急救援設施、輔助用室和職業衛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建議: <1>完善崗位防護設施的設置 ①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的相關要求,建設單位應在瀝青室(恒溫鼓風干燥箱操作位、瀝青薄膜烘箱操作位、真空干燥箱操作位)、瀝青混合料室(鼓風干燥箱操作位)、混凝土檢測室(檢測操作位、化學品柜巡檢位)和芯樣加工間(雙端面磨石機操作位、巖石切割機操作位)設置相應的局部排風裝置等防塵毒設施,并選擇合適的風量及數量,同時建設單位應將瀝青室和瀝青混合料室的通風櫥連接排風裝置。局部排風裝置均應設專人經常檢查,定期維修維護,確保排毒系統正常運轉,以保證工作場所空氣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防塵毒設備應遵循形式適宜、位置正確、風量適中、強度足夠、檢修方便的設計原則,罩口風速或控制點風速應足以將發生源產生的塵毒吸入罩內,確保達到高捕集效率,有毒有害物質被吸入罩口時不應通過操作人員的呼吸帶,且控制風速應保持在0.25m/s-3m/s的范圍內。 ②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第6.3.1.1條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對鋪地材料燃燒間的空壓機增設隔聲罩,從聲源及傳播途徑上進行噪聲的控制。 <2>完善應急救援措施的設置 ①建設單位應在骨料室的二氧化碳鋼瓶附近設置氧濃度檢測報警儀,氧濃度檢測報警儀的具體要求參照《氧氣檢測報警儀技術條件及檢驗方法》(HG23007-92)的相關要求。 ②根據《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15)第6.4條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在骨料室、混凝土檢測室、危廢間設置事故排風裝置,事故排風裝置的通風量應使該空間的換氣次數不宜小于12次/小時。 ③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第8.3條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在混凝土配比室、瀝青混合料室、混凝土檢測室、芯樣加工間、水泥檢測室、危廢間、塑料管材制樣間、燃燒間(三)、節能攪拌間、節能養護室和節能凍融間分別設置固定或移動式的洗眼裝置用于防止工人工作時化學品或粉塵濺入眼睛的應急預處理。洗眼裝置宜安裝在作業人員10s內能夠到達的區域內,并與可能發生危險的區域處于同一平面上,同時需考慮在前往設備的路線中避免障礙物的阻擋。一般情況下,人以正常步速行走時,10s平均可以走15m。 ④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第6.1.3條和第6.1.7條的相關要求,建設單位應對混凝土檢測室化學品柜存放的化學品、危廢間存放的廢液及節能凍融間存放的化學品設置相應的防滲漏托盤,防滲漏托盤的容積需大于所存放溶劑的體積。 <3>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①根據《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第十一條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制定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病防治制度等。 ②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第8.5條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預案應按照救援目標的確定、各目標易發生急性中毒的因素、假想事故類型、處置(人員救治與疏散、場地處置)這些方面進行編制,同時應制定應急預案演練的方案及計劃,定期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演練,使工人熟知急性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同時對預案進行及時修訂,以提高其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4>完善輔助用室的設置 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的相關要求,本項目衛生特征分級為3級,建設單位應設置更/存衣室。更/存衣室的具體要求為:①更/存衣室設計計算人數按車間勞動者實際總數計算;②便服室、工作服室可按照同柜分層存放的原則設計;③更/存衣室的設置位置應避開有害物質、病原體、高溫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影響。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1.細化堿缸浸泡實驗工藝描述及防護措施的分析; 2.細化化學品儲存、使用以及防護措施的分析; 3.細化通風櫥設置情況的說明及符合性的分析; 4.專家提出的其他修改意見。 | ||||
現場照片 |
| ||||
以上僅為公示信息,具體內容以上報的正式報告為準。